主页 > 周朝历史 >

东周为什么没能中兴

 曾经强盛的西周在经历了犬戎入侵后,迅速衰败,旧都镐京沦为一片废墟。那么东迁之后的周王室为什么没能中兴呢?

  山河日下

  西周王朝经过昭穆时代,周室实力削弱。这一时期,犬戎的势力逐渐强大,阻碍了周朝与西北各国的往来。极具传奇色彩的穆武天子西征犬戎,“获其五王”,并将一批犬戎部落迁到太原一带,暂时打通了周与西北各国的道路。穆王以后,犬戎仍屡次侵犯周境。周懿王时,已然出现戎狄交侵,暴虐中国的局面,周人深为所苦。

  到周厉王时期,国内矛盾日趋尖锐,周厉王为应对日益强大的统治危机,大刀阔斧的改革,却极大的伤害了周朝贵族的利益,引发国人暴动,厉王出逃,周朝的统治根基已经被动摇,亦为之后的西周覆灭埋下种子。

  至周幽王时,关中地区发生了历史上罕见的大地震,周室统治愈加摇摇欲坠,幽王不顾朝中大臣反对,废除原来的王后申后和太子宜臼,改立褒姒为后,并以其子伯服为太子。这样,周朝内部的矛盾、周王室与申国的矛盾就严重激化了。

  申国其实是被招安而加入了周朝武装序列的戎狄部族之一,考虑到宣王后期接连不断的战争失利,周室武装精锐尽失,如此一来,申国的存在便是维持着周天下与各戎狄部族力量平衡的关键力量,而申国的叛乱则直接逆转了天下形势,敌对军事联盟迅速击败周室残存武装力量,攻破王畿镐京,天子被弑,宗周被占领,残余的周人也都被蛮族奴役着,天子麾下的各华夏诸邦也都深受戎狄交侵,暴虐中华之苦,经历了数十年的励精图治之后,齐、晋、秦才合力逆推了蛮族诸邦,勉强恢复华夏秩序。

  致命一击

  周室东迁之后,国势与西周盛世之时自不可同日而语,但在春秋初年仍然是一等大国。《史记·秦本纪》日:“(文公)十六年,文公以兵伐戎,戎败走。于是文公遂收周馀民有之,地至岐,岐以东献之周。”据这条记载,春秋初年周王室对西周故土并未完全放弃。事实上周王室对也有意经营西土,《左传》桓公四年载:“冬,王师、秦师围魏,执芮伯以归。”便可见其中之一端。从地理上分析,周王室之所以能如此,是因为虢国在东周王畿之西,而虢国之西则是原来的西周故土和一些同姓小国。因虢国仍尊奉王室,东西方交通未受阻隔,故这些地方在春秋初年大国还是受周王室影响的。但后来晋国则在日益崛起,其建立霸权的第一层威胁就是以虢国为代表的姬姓诸国,这也是它向外扩张的主要障碍。虢国的存在与否,是周晋在中国北方谁拥有主导权的关键,也是东周王权盛衰的一大关键。

  具体转折点是在公元前655年虢国被晋国灭后,东周王室失去股肱,彻底一蹶不振,更糟糕的是,虢国被灭后周室与原来宗周西岐故土的联系被彻底切断,只能拱手相让于秦人,王畿大大缩小,而晋国紧紧扼制着函谷关至潼关的桃林之塞,周王室复兴的希望被彻底打破,会盟征伐之权全落在所谓霸主的手中。正如吕思勉先生所言:“晋灭虢。是为东周盛衰一大关键。”

  大势已去

  地缘政治格局决定了之后的政治形势,王室在失去股肱之后,就基本注定了日后天子式微、王室内乱、诸侯争霸的历史走向。

  《诗经·王风》中的那脍炙人口的经典名句:

  彼黍离离,彼稷之苗。行迈靡靡,中心摇摇。知我者谓我心忧,不知我者谓我何求。悠悠苍天!此何人哉?

  便是在这种形势下,东周贵族行至宗周西岐故土,眼见宗庙基业、周道天下毁于一旦,而周室却再也没有机会回归复兴故土了,不禁悲从中来,涕泪满衫,闵周室之颠覆,彷徨不忍去,写下的诗句。

  如此以后,周天子实际统治区域只剩下成周地区和传闻中「讳莫如深」的由周携王统治的莫国领土,后来周携王也被晋文侯弑杀。

  内部分崩离析、内乱频仍,王权掌控力和财富人口的萎缩,失去了军事优势、经济优势的天子,导致周天子越来越依赖霸主。如果周王室能奋发图强,也许还不会衰落的这么快。当然从另一个方面来看,如果周王室管的太严了,或许就没有后来的百家争鸣了,从这一角度来看也是好事。

(责任编辑:joseph)